
最近,一年一度的拜仁慕尼黑中國官方球迷協會同仁會年會將于10月25日在重慶舉辦,而拜仁中國官方年會也將于11月1日在成都舉辦。值此時機,我們來聽德國拜仁奧賓球迷俱樂部會長克里斯蒂安?施內賓格分享一下他們球迷會的故事吧。
“只要我們足夠幸運在抽簽中拿到票,我們就會去。”克里斯蒂安·施內賓格說。他是1984年基姆湖畔奧賓球迷俱樂部的創始成員之一。該俱樂部現在擁有近1000名注冊會員。
與拜仁同行:奧賓球迷俱樂部的 41 年客場追隨之路
萊比錫、多特蒙德、斯圖加特、美因茨、不來梅、柏林 —— 無論奧賓球迷俱樂部的成員們抵達哪座城市,這些足跡都能在他們的官網上找到記錄。他們總是身著紅色衣物,通常還會穿上定制外套,一次次定格下合影:有時是在體育場前舉著啤酒與香腸,有時是融入人群之中,有時則站在 “不來梅市政廳樂師雕像” 這類地標建筑前。“只要能幸運地通過抽簽拿到門票,我們就會去現場。” 克里斯蒂安?施內賓格說道。1984 年,他是俱樂部最初幾位創始人之一。如今,這支來自基姆湖畔奧賓的球迷俱樂部已擁有近 1000 名注冊會員。在官網 “客場之旅” 板塊的照片里,幾乎總能看到施內賓格的身影,比如在羅馬西班牙臺階上,他身著拜仁紅色球衣,搭配傳統皮短褲的模樣。而在 41 年的歷程中,法蘭克福曾是奧賓球迷俱樂部唯一未曾踏足過的客場城市。
從不來梅到羅馬,從慕尼黑到倫敦

“出發前我們確實有些顧慮。” 身為俱樂部主席的施內賓格坦言,他指的是法蘭克福當地球迷群體聲名在外的 “火爆”。“但我們還是決定,不妨試一試。” 和往常一樣,這次客場之行他們并未遇到任何麻煩。“我們不是那種愛惹麻煩的人。” 施內賓格說。奧賓的球迷們來到這里,只為拜仁、為足球、為心中的熱愛,也為彼此間的情誼與對世界的好奇:“我覺得其他城市的體育場和風土人情都很有意思。我們享受探索的過程,總能發現新事物。” 施內賓格已擔任俱樂部主席 41 年,他在村子里開了一家飲料店,店鋪位于消防站與建材超市之間。這里也是他們球迷大巴的固定出發點 —— 至少每一場安聯球場的主場比賽,他們都會從這里啟程;只要條件允許,遠赴世界各地的客場比賽也不例外。
俱樂部的誕生,源于七個人在酒吧里的一次心血來潮。“那天中午我們突然決定去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看球,晚上就又回到了家。” 施內賓格回憶道,“后來有一天我們說:不如把這變成一個正式的球迷俱樂部吧。” 從那以后,他們第一次組織客場出行,接著去看德國杯決賽,再到踏上歐戰賽場。隨著俱樂部規模不斷擴大,他們征戰的距離也越來越遠。“到現在,我們至少去過 50 個客場了。” 施內賓格說,“市面上大多數體育場我都見過了。” 對奧賓的球迷們而言,不存在 “最棒的體育場”“最精彩的比賽” 或 “最美的城市” 這樣的答案。“無論去哪里,每一次經歷都既精彩又難忘。” 俱樂部副主席維爾納?施佩希特表示,“不過顯然,2013 年在倫敦的那場決賽(注:指 2012-13 賽季歐冠決賽,拜仁 2-1 擊敗多特蒙德奪冠)很特別,2000 年在米蘭的比賽也是。”
16 歲首赴奧林匹克體育場,從此與拜仁結緣
過去,足球就是他們的全部:清晨早早登上大巴出發,深夜才踏上歸途。“現在我們年紀大了,節奏也慢了下來。”60 歲的施內賓格說,“如今我們每次出行都會安排三天時間:第一天抵達目的地,安頓下來;第二天是比賽日;第三天再從容不迫地返程。” 這樣一來,他們能更深入地感受一座座城市,認識更多人,了解當地的生活態度與球迷文化。施內賓格的便利之處在于,他自己經營飲料店,能根據心愛球隊的賽程靈活調整工作安排。16 歲那年,他第一次現場觀看拜仁比賽,從此便深深迷上了這支球隊。他對拜仁的熱愛與日俱增:“我們曾親眼見證過貝肯鮑爾、霍內斯、布萊特納、穆勒這些傳奇球員的風采 —— 那些經歷塑造了現在的我們。” 他說,“年輕時的這些記憶,你永遠不會忘記。”
對俱樂部而言,最具塑造意義的莫過于拜仁的座右銘 “Mia san mia”(意為 “我們就是我們”),以及球隊對弱勢群體的幫扶精神。奧賓球迷俱樂部也將這一理念融入自身:會員費的很大一部分會投入社會公益項目。“這是我們內心深處重視的事。” 施內賓格表示。無論是向醫院、養老院、地方歷史博物館、音樂協會、食品銀行還是護理機構捐贈物資,只要有能力,這家球迷俱樂部總會伸出援手。這份樂于助人的品質,也讓俱樂部的吸引力不斷提升:如今奧賓球迷俱樂部的成員遍布德國各地,甚至有人來自費馬恩島和呂貝克。“對我們來說,這遠不止是看球和為拜仁加油。” 這是 “Mia san mia” 精神的真實踐行。在法蘭克福首秀結束后的一周,他們又將一同前往諾德林根。“我們想去看看蓋德?穆勒的故鄉。” 施內賓格補充道。
奧賓免費觀看_不來梅免費觀看_法蘭克福免費觀看_奧賓高清在線_不來梅高清在線_法蘭克福高清在線